本报讯(记者李环宇)珠宝保藏正在继续升温,怎么辨真假却难住了顾客。不少卖家在出售珠宝时,往往会出示珠宝判定证书,但这些各式各样的证书就信得过吗?北京大学宝石判定中心于教师在微博中提示,珠宝判定证书
也有假。 于教师在微博里介绍,有人到北京大学宝石判定中心来判定自己购买的一块绿色印章,成果
发现,带来的印章不只有问题,就连判定证书都是假的。在于教师的描绘中,记者看到判定证书上写
的是一件和田青白玉印章,但
是在北京大学宝石判定中心的官方网站上输入该证书的编号,显现的东西却并非和田青白玉,而是磷酸盐质玉。这张珠宝判定证书显然是假的,对此于教师解说,假证书是把判定成果改了,双面复印再塑封起来,这样看起来和真的证书相差无几。 为此,于教师也提示珠宝玉石爱好者、保藏者,在网上购物、电视购物、电话购物时要慎重,不要容易信任那些所谓的保藏证书、防伪证书、监制证书等形形色色的证书,要擦亮眼睛,对珠宝判定证书
进行细心辨认,防止受骗。 在采访中,记者发现,珠宝城如漫山遍野般纷繁出现,
关于市面上出售的珠宝,不少顾客不知道该怎么区分。“没有仪器,那我只能信任商户出示的珠宝判定证书。”一位顾客如是说。记者注意到,现在供给证书的检测组织有不少家,一些检测组织也都供给了网上证书判定的服务。这些检测组织就必定靠谱吗?记者发现,有的检测组织网站尽管可以准确无误地查询到相关证书的信息,但是在工信部的域名信息存案办理体系中,却查询不到该网站的相关信息。换句话说,这家网站并不是正规的网站。 来历:北京晚报